网约车也需有担当

人文圈2016-11-18

如题,当置身雾霾当中的时候,每个人都感受的到,更在通过呐喊的方式让政府加大力度来治理大气污染。对于北京城而言,能够通过自身产生雾霾,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因素中,汽车尾气占了很大比例。科学检测结果毋庸置疑,大家却也在抱怨着政府的限购限行。也如题,已然严峻的交通环境中,网约车职业的出现与发展,在加剧路怒的同时,更让北京的天更难以看清楚。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行业发展规律。2012年,中国人出行多了一种方式——在线叫车,并在随后的几年中,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大家出行效率,更带来了优质的服务体验。有限的出租车市场规模也在此时难以满足投资者的胃口,在科技支撑和需求导向作用下,继而出现了专车。在一轮轮补贴大战中,市场规模更是不断膨胀。此时,许多人看好网约车这种形式的未来市场,成绩斐然更加速了这个市场的发展,更多的出行需求,更低的就业机会和门槛,加之监管的空档期,网约车市场爆炸式增长。然而,企业更多注重的是自身的利益,对于社会秩序认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不足,在挤占原有出租车行业利益中,更增添着一线和许多省会城市的交通压力。

对于北京城,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同时,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更是政府关心的。随便输入几个关键词,有关网约车的负面新闻也能刷屏,且其中的恶性事件并非少数。对于一个行业,用少数人的利益乃至生命换取更多人仅仅出行便利,这“买卖”政府是绝对不会做的。看到的都是新闻,摊到自己身上就是大事。这不仅是政府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更是对乘客作为弱势群体,由政府出面为其伸张正义的态度和行动。在针对出租车、网约车和私车的管理中,北京市政府按照“乘客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兼顾、依法规范”的原则,在保持市民个性、多样、绿色出行需求的持续满足中,更以保障和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打造便捷、安全、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为底线,来做好出行服务供给。

“贪利忘义”是创新企业的大忌与死穴。政府给予行业支持与否看的是其社会贡献值,而这个贡献值中不仅有经济价值,更包含着社会秩序、环境影响。例如出租车强制回收报废、总量控制,等等管理措施都是基于一座城市的承载力的各种因素综合考量后制定的。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60多万辆,假设这些车同一时间内同时在道路上行驶,北京城的道路除了成为停车场,再无他用。所谓早晚高峰也是针对机动车使用率而提出的,而随着“高峰时段”的延长,机动车不仅失去中短距离出行的优势,乃至长距离也优势尽失。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公交专用道路的设置,绿色出行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影响与满足更多人出行的一种生活方式。相较之下,成本低廉、效率高已然让人能够忽视自驾的舒适与便利。更可况,绿色出行在未来还会让天变的更蓝。

“京人京车”政策就是网约车行业的无序发展倒逼出来的。北京城最头痛的事情之一就是人多,而网约车这种形式非但没有替这座城市缓解人口压力,更成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自己钻进了政府人口规模调控的范围内,加上机动车尾气是这座城市自我污染的重要因素,有了这两项指标就足以让政府对其进行干预与管制。不作死就不会死,北京城有义务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示范与模范,但没有义务养活更多的外来人口。京津冀协调发展,北京城的作用更多的是资源输出、产业输出、科技输出与人才输出,用“授人以渔”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城市与地区发展起来。“围城”里,那些想进城的人难道真的是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厌恶了吗?难道要“城里赚钱城外花”,去掏空自己家乡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结构了吗?这种认识程度与否在此时并不算重要,重要的是城里已经人满成患了。

眼前的利益是利益不假,但子孙的利益更是利益,做网约车还能活着更是利益。话糙理不糙,有多少网约车司机能够赔付得起乘客因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产生的损失,答案显而易见。网约车是好是坏就像这雾霾天,想看清楚它在未来到底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并不容易,唯有通过人的管教,才能朝着大家所期望的样子成长。

声明:本网尊重版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嫌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邮箱sxy@zhongsou.com

— 最新评论 —

发送